位置:首页 >> 申报材料

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

申报书

课 程 名 称 幼儿律动

课 程 类 别 □公共课 R专业基础课 □专业核心课

□专业拓展课

所 属 专 业 学前教育

课程负责人 谢琼

申 报 日 期 20184

推 荐 单 位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

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务处

20181


填 写 要 求

1.word文档格式如实填写各项。

2.表格文本中外文名词第一次出现时,要写清全称和缩写,再次出现时可以使用缩写。

3.本表栏目未涵盖的内容,需要说明的,请在说明栏中注明。

4.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1.
课程负责人情况

1-1

基本信息

谢琼

出生年月

1975.09

本科

硕士

13622869170

专业技

术职务

教授

行 政

职 务

艺术教研室主任


学前教育学院

E-mail

772878906@qq.com

广州市天河区燕岭路495号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学前系

510006

1-2

5年相关课程主讲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授课对象

周学时

听众数/

教师舞蹈技能

专业基础课

3年制

大专生

6

120

幼儿律动

专业课

3年制

4

60

舞蹈作品表演

与鉴赏

任意选修课

学校

2

60


幼儿教师形体训练

专业课

全国线上教学

2

3998

1-3

教学改革

研究情况

主持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不超过五项)。

一、教学研究课题

1200812月——201012 ,主持了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艺术类(舞蹈)专业教师发展研究》(08JT086)

2201212--20172月,主持了教师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验收通过。

320179月主持大学慕课课程《幼儿教师形体训练》,课程上线,第一期学习人数3998人;第二期开课正在进行中。

二、论文发表

120059月《舞蹈》(国家核心B0512-4204)发表《校园舞蹈的责任》,独立;

220064月《舞蹈》(国家核心B0512-4204)发表《生命无声也绚丽》,独立;

320075月《舞蹈》(国家核心B0512-4204)发表《为舞蹈进城投一票》,独立。

三、获奖情况

120153,参加第四届大学生艺术展演原创舞蹈《让梦起航》国家级二等奖,省级一等奖;

220147,第九届“荷花杯”舞蹈大赛原创舞蹈《木棉花开》获得铜奖;

320108获得亚组委会颁发的第16届亚运会颁奖礼仪专业教师突出贡献奖;

420076原创舞蹈《竹韵·编织恋》获得广东省教育厅颁发的作品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520089月参加广东省第二届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比赛文章《高职院校舞蹈教学设置探讨》获一等奖;

四、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名称:一种舞蹈训练演示教学装置证书号:第246398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2.教学团队其他教师情况(不超过2人)

2-1基本信息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职务

专业领域

备注

刘昌锦


助讲

舞蹈


杨慧


副教授

学前教育


2-2教学改革研究情况

主持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课题(含课题名称、来源、年限)(每人不超过五项);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上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题目、刊物名称、时间)(每人不超过十项);获得的教学表彰/奖励(每人不超过五项)。

刘昌锦教研情况:

一、课程建设:

参与教师教育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师舞蹈技能》课程建设与中国大学慕课课程建设。

二、论文教材编写情况:

20127月出版《实用舞蹈作品教程》(978-7-3090-9076-5),编委; 20137月出版《幼儿教师舞蹈技能》(978-7-309-09903-4),编委。

三、获奖情况:

20055月获第一届广东省大学生艺术展演舞蹈类节目一等奖;

20068表演舞蹈《悸动》获桃李杯最佳作品奖;

200810表演舞蹈《悸动》获全国荷花奖“首届校园舞蹈比赛”作品金奖;

201012月获得亚组委会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3.建设方案要点(课程建设以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为基础,围绕信息化课程验收评分指标所列要素进行建设)

3-1建设目标

《幼儿律动》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拓展课程之一。国家颁布的各类文件都反复强调教师专业技能的重要性。理解教师专业技能的价值并掌握相关技能,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之一。

本课程为学前教育专业拓展课,教学对象为全日制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学生。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让学生对不同年龄身体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具有创编、策划、实施幼儿律动活动的能力,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幼儿及幼儿教育事业的教育。

3-2建设内容

1.努力提升学生的综合舞蹈素养

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一直是培养师资的院校所不断努力的课题。本课程在多年的教学探索中发现,学生对于舞蹈本身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围绕着这种兴趣展开教学有助于学生技能的提高。《幼儿律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坚持低难度、高速度和高压力教学的原则。教学方法上体现新型教育模式即“活动—体验—表现”,实施个性教育。教学手段上全方面体现 “校内校外互动式”“生生互动”的课程教学模式。

课程要根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特征,明确学前教育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上要求学生掌握律动的基本概念、音乐视角下的律动与舞蹈视角下的律动,其次掌握幼儿律动的特点和作用,并能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发展特点,设计、编排、实施不同的律动活动。让学生今后从事学前教学时,能够运用律动这一手段对幼儿进行美育及舞蹈特长的启蒙与培训。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做到:

知识的概述性:能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律动发展和艺术精髓;

内容的系统性:各教育教学环节应有系统可言,不随意改变;

课程的兼容性:要照顾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和各类形体学生的需求,重在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同时传授必要的技能技巧,在感知、体验、欣赏、认识等各方面充实课程的内容;

智能的开发性:通过学习律动,在优美的形体动作和审美情趣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发智能,并在各自不同的学科中起到移情、联想和创造的精神作用;

2.综合运用多样化的手段,强化学生的舞蹈技能

《幼儿律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主要目标是会跳、会教、会编常用的幼儿律动活动,能组织和设计相关幼儿律动活动促进学前儿童发展。

在课堂中,首先要提高学生的体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音乐,从而学会听到音乐能通过身体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丰富学生的学习范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课后练习。在有一定素材的基础上,大胆鼓励学生创造幼儿律动活动作品,教师尽量多的提供学生的表演机会。

其次成立课外兴趣小组,选拔技能优秀的同学担任负责人,组织大家集中进行律动常规训练。

最后,每学期每星期的周一都为课程的校内外实训,分段展开学生的见习与实习,以便不断把校内所学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在校内实训中,我们有专门的舞蹈技能训练,而在见习和实习中鼓励学生学以致用,把积累的技能在幼儿园教学中组织实施。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分类别设立技能目标

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设立不同的目标。要求所有同学都必须到达基本层次,同时鼓励技能强的同学达到高层次。分层次设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对幼儿律动知识的掌握与技能的提高。

3-3建设举措:建设举措,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保障措施,预期效益或标志性成果,辐射带动等。

1.建设举措

《幼儿律动》课程的建设得到了学校、二级学院和专业的大力支持,精品在线开放建设将根据“能学、辅教”的建设理念,配合总体项目建设的要求,采取科学规划课程体系、整合资源建设、构建精品化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共享共建更新推广的路径进行建设。

《幼儿律动》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需要,课程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从原来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换之而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任务式、讨论式等的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结合集体讲授、分组表演、教学资料观摩以及课外实践等形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创编幼儿律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组织幼儿活动和创编幼儿律动活动的能力。加以现场指导、多媒体课件、网络连线等灵活多样的先进教学手段,课程的教学都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教师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进行教学与实践,突出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运用实训作业法,紧密联系一线幼儿园,定期派出学生进行见习。学生在幼儿园老教师的带领下,帮助幼儿园量身制定活动方案,组织、编导幼儿律动活动;分组讨论法:以小组5-7人为单位,进行课堂与课后的练习,增加同学间的合作意识等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形成优良学风。

2.进度安排

课程计划在2019年完成建设并申请课程验收评估,从项目设计到验收分5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181-2月,完成团队组建和分工,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的研讨和调研;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课程的总体教学思路设计,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设计和岗位能力体系;根据在线学习的特点,构建新的学习体系,并进行层次分析。

第二阶段:20183-4月,形成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课程模式,完成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资源等课程体系文件的开发。

第三阶段:20185-6月,资源库初步建设阶段,根据教学模式设计和教学设计的要求,收集、整理、创建课程资源库资源,完成至少40%的资源建设,同时开展资源库线下试用测试,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修改。

第四阶段:20187-8月,完成资源库内容的建设,逐步开展在线学习和教学实验,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第五阶段:20189-20194月,资源更新和应用推广,项目验收。

3.经费预算

本次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经费预算为5000元,主要用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实践组织、课例、案例征集等。

4.保障措施

4.1教师要求

课程主讲老师需具备在舞蹈教学五年以上工作经历,且要获得三个及以上的省级及以上舞蹈大赛经历。校外指导老师必须具备一线幼儿舞蹈教学经历10年以上,创编幼儿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有创编、表演、策划活动、指导教学的能力。

4.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在舞蹈实训室进行,舞蹈教室需配备钢琴、DVD、音响、电视机等基本设施;见习幼儿园要符合我院学前系实习基地的要求。

4.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选用教材建议是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要配备视频与音频,可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建议本课程选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该教材为课程负责人与课程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

5.预期收益或标志性成果

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将形成一系列项目成果:

一是在我院建成广东省幼儿舞蹈教师培训基地;

二是完成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报告;

三是完成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的本课程教学录像、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6.辐射带动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使更多需要提高幼儿教师律动活动组织的学生、幼儿园一线教师、有志向从事幼儿舞蹈教学的社会人员均可参与到在线课程中来。并通过向社会和其他高校进行优秀课例、案例征集,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方法上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