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建设举措:建设举措,进度安排,经费预算,保障措施,预期效益或标志性成果,辐射带动等。 1.建设举措 《幼儿律动》课程的建设得到了学校、二级学院和专业的大力支持,精品在线开放建设将根据“能学、辅教”的建设理念,配合总体项目建设的要求,采取科学规划课程体系、整合资源建设、构建精品化在线开放课程平台、共享共建更新推广的路径进行建设。 《幼儿律动》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实践性、职业性、开放性的需要,课程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以促进能力发展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从原来采用“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换之而采用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式、任务式、讨论式等的现代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结合集体讲授、分组表演、教学资料观摩以及课外实践等形式进行教学;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创编幼儿律动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组织幼儿活动和创编幼儿律动活动的能力。加以现场指导、多媒体课件、网络连线等灵活多样的先进教学手段,课程的教学都体现了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学、做合一”的符合高职高专教育特点的教学观。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教师岗位所需的知识与技能为主线进行教学与实践,突出职业核心能力训练,采取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形式,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如:运用实训作业法,紧密联系一线幼儿园,定期派出学生进行见习。学生在幼儿园老教师的带领下,帮助幼儿园量身制定活动方案,组织、编导幼儿律动活动;分组讨论法:以小组5-7人为单位,进行课堂与课后的练习,增加同学间的合作意识等等。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成就感,形成优良学风。 2.进度安排 课程计划在2019年完成建设并申请课程验收评估,从项目设计到验收分5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2018年1月-2月,完成团队组建和分工,开展在线开放课程的研讨和调研;开展校企合作,进行课程的总体教学思路设计,通过企业调研,分析岗位设计和岗位能力体系;根据在线学习的特点,构建新的学习体系,并进行层次分析。 第二阶段:2018年3月-4月,形成在线开放共享课程的课程模式,完成教学内容、课程标准、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资源等课程体系文件的开发。 第三阶段:2018年5月-6月,资源库初步建设阶段,根据教学模式设计和教学设计的要求,收集、整理、创建课程资源库资源,完成至少40%的资源建设,同时开展资源库线下试用测试,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修改。 第四阶段:2018年7月-8月,完成资源库内容的建设,逐步开展在线学习和教学实验,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 第五阶段:2018年9月-2019年4月,资源更新和应用推广,项目验收。 3.经费预算 本次申报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信息化)经费预算为5000元,主要用于教学方案设计、教学实践组织、课例、案例征集等。 4.保障措施 4.1教师要求 课程主讲老师需具备在舞蹈教学五年以上工作经历,且要获得三个及以上的省级及以上舞蹈大赛经历。校外指导老师必须具备一线幼儿舞蹈教学经历10年以上,创编幼儿作品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有创编、表演、策划活动、指导教学的能力。 4.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本课程在舞蹈实训室进行,舞蹈教室需配备钢琴、DVD、音响、电视机等基本设施;见习幼儿园要符合我院学前系实习基地的要求。 4.3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选用教材建议是学前教育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教材要配备视频与音频,可供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建议本课程选用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教材,该教材为课程负责人与课程团队成员共同完成,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 5.预期收益或标志性成果 围绕项目建设目标,将形成一系列项目成果: 一是在我院建成广东省幼儿舞蹈教师培训基地; 二是完成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报告; 三是完成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要求的本课程教学录像、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资源。 6.辐射带动 通过在线开放课程,使更多需要提高幼儿教师律动活动组织的学生、幼儿园一线教师、有志向从事幼儿舞蹈教学的社会人员均可参与到在线课程中来。并通过向社会和其他高校进行优秀课例、案例征集,不断地完善教学内容、方法上的设计。 |